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>
送老人
甲午,正月,
彻骨的风,
卷起少有的太阳雪——
拍打车窗。
我驾着车,
跟着老人的灵车,
慢慢地,行驶在——
送葬的路上。
她是个平凡的老人,
也是个少有的好人;
我不信宗教,不知道
她的灵魂,
是否能进入天堂。
(一)
我听说:
她是个大户人家的姑娘,
城里开有几班店;
经人介绍,
嫁给一个农村的胡姓小银匠,
不知为什么——
她随夫改了姓,
容入胡氏村庄。
我听说:
她总是想着别人,
在劳动的田埂上,
第一个喝她奶的孩子,
不是自己的儿子
而是解决了——
另一个孩子的饥荒。
我听说:
她每次都认真打点,
小叔、小姑们——
外出求学的行囊,
缝进自己仅有的
几块钱或几角钱,
让小叔、小姑们
至今难忘。
我还听说:
她农活不算精,
邻居会自愿帮她忙,
她将可口饭菜,
一碗热汤送上;
让邻居们脸上,
洋溢着幸福的阳光。
(二)
我记得:
她常说,
她家的饭菜最养人,
小叔、大姑、儿女们——
都将孩子们送来。
细心的照料,
成就她——
做了几代人的“园长”。
她说过:
她很忙,
总是儿子、孙子和“猪”,
就是没有她自己,
但从不怨烦,
脸上总挂着喜气扬扬。
她说过:
她最不放心的——
是她的丈夫,
跑得太远,皮气又犟,
如果能改,
可能要到火葬场。
她还说过:
听不得别人争吵,
因为她不会劝解别人,
总是自找原因,
自己哪没有做好——
让你们不爽。
(三)
我看到了:
她的腰,一天天弯下,
她第一次要求治疗,
因为她知道——
她不能倒下,
她很忙,
她是全家的脊梁。
我看到了:
她一天天瘦了,
她总是把碗里最好吃的菜
挟给别人,
因为她习惯了——
这就是家规,
这就是风尚。
我看到了:
她有点怕死,
也有点怕鬼,
还有点迷信,
晚上出行,
总把桃桃枝,
放进我们的衣袋——
多么希望她的子女,
永远健康。
我还看到了:
她一天天痴呆了,
许多事情——
她都记不住,
可是经常唠叨的是——
娘家的邵家庄,
还有老姑娘家的大河塘。
(四)
急救室里,
我看到她那干瘪的胸膛,
我知道她耗尽了——
她要走了,
她的毕生心血——
能否照亮子孙们的心房。
她一辈子节省,
也十分大方,
今天她静静地躺在病房,
连医生配的药水都不想再挂,
她不知道:
这是第一次用医保,
也是最后一次用医保,
可能她还要节省,
为的是子女们——
今后生活更宽畅。
她一生,
是那么无私无我,
可今天的急救室,
她在大口大口地
吸着氧气,
她很想留在人间,
留念子孙。
她不想走,
这里有她一生一世的
挂肚牵肠。
彻骨的风,
还在吹着,
豆瓣大的太阳雪——
还在马路上空翻卷,
这是一阵阵哀愁,
是一片片念想——
一个极平凡的老人,
一个少有的好人,
我慈祥的丈母娘。
我们慢慢地——
行驶在送葬的路上。
2014年2月10日